4008-888-888

新闻

“在那,所有关于性别的界限,都最终消散不见。”画面上,“无性别”虚拟人与模特们并排站立,“The Era of Unisex”字样缓缓浮现。
这支讲

您当前位置>首页 > 新闻 > 公司新闻 >

bosie无性别服装概念,穿在「男」与「女」之间

发表时间:2021-07-26

文章来源:admin

浏览次数:

“在那,所有关于性别的界限,都最终消散不见。”画面上,“无性别”虚拟人与模特们并排站立,“The Era of Unisex”字样缓缓浮现。
这支讲述科幻、神话与自我标榜的广告片来自“无性别”品牌bosie,而这也是bosie在品牌创立三周年之际,首次推出主题宣传片。
bosie的诞生,来自于品牌创始人刘光耀的一次“偶然观察”。品牌发布的男性服装,意外得到女性消费者的青睐,这让刘光耀开始想要做一个“男女都可以穿的品牌”。
2018年,bosie正式成立,并将“无性别”定位品牌的核心标签。产品上线天猫首月销售额即破百万,目前已完成亿级融资,年营收破3亿。并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一线城市均开设多家线下门店。
新一批的中国消费品品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,成长中的年轻消费者有着更强的民族自信,也对本土品牌表现出更多青睐和认同。另一方面,他们旺盛的消费需求不再局限于对物质和功能的消费,而在情感和精神共鸣上提出了更多诉求。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新品牌而言,已经到了在产品之上塑造更高概念品牌精神,讲述品牌故事的阶段。
以社交网络为主战场,性别议题在年轻群体中被愈发讨论的今天,以“无性别”做标签的bosie不得不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,在讲述品牌价值和品牌故事的过程中,如何让这个舶来的概念以更“柔和”和“平缓”的方式,与现实中国的性别讨论相融,以至于在此之上延伸出更普世的价值观,并最终与广义上的社会大众形成真正意义的精神共振。
01|讲故事
2021年,是bosie的“三周岁”生日,创始人刘光耀觉得,是时候给bosie送上一份“大礼”了。
“我们终于有钱做大片了”,刘光耀口中的“大片”,是7月2日上线的“The Era of Unisex”主题大片。这支时长2分13秒的广告片,全程进行绿幕拍摄,后期以CG特效进行高精度渲染,“真的花费很大”,刘光耀笑言。
选择“三周年”的时间节点上线广告大片,除却现实因素,于品牌侧则有着更为深层的考量。刘光耀喜欢将bosie比做人,“三周年”的时间节点,在其看来,是bosie作为一个“人”拥有世界观的开始。而从品牌层面观察,bosie需要在此时“构筑精神世界”,向用户讲好关于““无性别””的故事。
这个故事,刘光耀希望在bosie的世界里,可以在时间的维度上延展的足够长,“我们希望做一个有可能讲一百年的故事”。
长线叙事的要求下,搭建世界观框架是第一个广告片的重要功能,这让bosie选择以抽象叙事进行品牌内容传达。“The Era of Unisex”广告片一经上线,引起强烈讨论,bosie的官方账号下收到了诸多“看不懂”、“单纯炫技”的评论。对此,刘光耀却认为,“如果你觉得这个片子比较晦涩,某种程度上也符合我们对它的一个初设。”
一个由抽象概念搭建的异世界,可以承载后续各种各样的诸多内容。换而言之,这是初创型品牌在内容构建上的安全打法——“任何的剧情一旦具体化,很难经得起时间的推敲。”
于是,“The Era of Unisex”的广告片中,出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背离的“异世界”——“无性别”的虚拟人从悬崖间走向宇宙,最终来到海洋深处——“在那,所有关于性别的界限,都最终消散不见。”
“异世界”的建立,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对“性别议题”的“理性化幻想。社会高速发展,让“性别议题”越发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,进入人们生活的诸多细节。而“无性别”观念的提出与“无性别”服饰的出现,也成为观察这一理想化世界的微妙切口。
起初,刘光耀对“无性别”的理解,仅限于“男女都能穿的衣服”。而在对服装的调研过程中,刘光耀发现,从流行于十八世纪法国男性间的丝袜,到女性也可穿着的牛仔裤,“设计与服装本身都不具备性别属性,服装的性别化背后是时代文化的体现”。
早在上世纪20年代,“无性别”主义便已在时尚界有所表达。Coco Chanel女士曾将女性柔美气质同长裤这个极具男性化色彩符号相融,推出挑战传统观念的海军制服长裤女装。1966年 Yves Saint laurent先生按照女性身材曲线进行剪裁,设计出经典女式吸烟装,在保留女性优美曲线的同时,也融合了男性服饰的利落与硬朗,成为“无性别”主义的标志性设计。
而“无性别”作为词汇第一次正式出现,则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。此时,百货大楼的商品目录中也首次设置“his’n’her”的新分类,广告中的男女模特穿着同款同色的蕾丝喇叭裤和宽松衬衣,表达时尚。而这也被认为是二战过后人们挑战自我,打破界限的新方式。
2014年,讲究朴素与极简元素的“Normcore”风格一度风靡,这也与如今的“无性别主义”极为相似——寻找人类审美中的交集,打破性别界限的同时,形成特有的时尚风格。
而刘光耀认为,“人类穿的第一件衣服都是一样的。而当未来人类灭亡前的那一刻,我相信大概率都是不穿衣服的,也许穿着外星的制服或者皮肤。我们从终点和起点来看,服装本身就是“无性别”的品类。”
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,“无性别”理念是人类“反现实”的一种畅想——这种理想化的畅想也许只能在未来,或人类的脑海中出现。
这种天然的反现实感让bosie选择构建一个来自未来的幻想世界,科幻感与未来感成为bosie重要的视觉主题,这也直接决定bosie的“讲故事”方式——整体遵循“大而美”的叙事准则。
“大”意指宏大——包含叙事背景、叙事风格、叙事规模等多重维度。在2017年,bosie尚未成型之际,刘光耀就带着自己的小团队前往沙漠,进行宣传片的实景拍摄。而2021年的“The Era of Unisex”主题广告片中,同样以宇宙、海底此类宏大世界作为叙事背景;而从叙事风格观察,服从于“未来感”与“科幻感”的世界观构造要求,
“美”则指唯美,这在bosie的世界里,通常通过多重意象进行表达,而这也成为bosie一以贯之的固定视觉元素,甚至某种程度上,逐渐成为bosie独有的视觉传达风格。
“The Era of Unisex”的广告片中的蝴蝶,bosie将其赋予赛博朋克的科幻色彩;漂浮的钢铁花朵,bosie以液态形式中和其坚硬质感,而漂浮在空中的海洋生物水母和珊瑚,则因为其本身的“无性别”特质在视觉和内容上形成统一。
02|提问题
“无性别”的特殊性在于,它充满对文明终局的幻想,因而在科幻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和讨论,勒奎恩在1969年创作的科幻小说《黑暗的左手》中就描绘了一个没有性别的星球。
但另一方面,“无性别”的出现和发展都与现实性别议题紧密连接,并在消费领域得到直接展现,有理论认为,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,会出现消费中性化的趋势。
2005年上映的《王的男人》,让“比女性还柔美”的李准基,在韩国引起一股“花美男”风潮——以演员、偶像为代表的公众人物,逐渐尝试女性化的着装、妆容,性别的界限逐渐模糊,甚至形成韩国独有的时尚风格,延续到现在——2020年,韩国男性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.4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81亿元)。
2015年,“无性别男孩”在日本走红,甚至在日语中拥有“专属词汇”——ジェンダーレス男子(无性别男子)。“无性别男孩”意指一种打扮方式,及生理性别为男性,但打扮的时候忽略性别界限。色彩鲜艳的假发、粉嫩色系的口红、或可爱或性感的裙装都可以成为“无性别男孩”的“标配”。女性化的装扮成为日本“无性别男孩”突破心理边界的一种行为方式。
而在服装领域,无性别服饰早已走出时装秀场,被众多品牌利用,这些都为bosie提供了“可行性样本”。2014年J.W.Anderson秀场上,主打“解放天性,性别无界”的荷叶连衣裙诞生;自2015年 Alessandro Michele接手GUCCI以来,蕾丝、丝绸、绑带、刺绣此类充满女性化色彩的设计元素被广泛运用;在Ann Demeulemeester 2019春夏系列秀场上,男模特们薄纱遮面,手戴黑色蕾丝手套,性别在半透的面纱前得以扭曲,展现一种超乎性别的美;而匡威也于2020年发布仅提供四个尺码,强调男女平等,性别自由的“无性别”系列“SHAPES”。
经济水平的发展带来大众自我认知的觉醒,而“性别是认知自我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”,中国社会也正进入这个阶段。在过去两年时间里,性别议题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频率、广度、热度和激烈程度被讨论,年轻人正是其中最积极的参与者。
在这样矛盾尖锐的舆论氛围中,一个以“无性别”为标签的新品牌有着天然的话题性,也时刻与陷入旋涡中心的危险相伴。一定程度上,bosie需要避免自己陷入对狭义性别问题的讨论,在无性别一个具体标签上,找到更有延展性和普世性的价值理念。
刘光耀认为,真正的“无性别”不需要通过挑战任何一方,以激烈、矛盾、冲突收场,而是提供一种范式——任何人无需挑战就能接受并理解的范式,在此范式之下,以“男”、“女”进行单一划分的人类,将打破性别边界重回一体,共同寻找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,而这也与bosie所强调的“无别无界”的品牌理念不谋而合。

相关案例查看更多